2023年10月27日,第十一届银雀山兵学论坛在临沂市开幕。论坛由山东孙子研究会、临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临沂市博物馆承办。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王行惠将军(原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南兵军将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海萍大校,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四级调研员周玥,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彬,临沂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段华,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以及来自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国际孙子兵法应用协会、澳门孙子兵法学会等全国各地兵学研究机构,相关高校、文博单位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第十一届银雀山兵学论坛开幕式会场
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彬在开幕式上致辞
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南兵军将军做主旨报告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作主旨报告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海萍大校作主旨报告
临沂市社科联、临沂市文旅局向与会代表赠送《临沂文化符号》《银雀山孙膑兵法》
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王行惠将军与临沂市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苏飞为“山东孙子研究会银雀山兵学研究交流基地”揭牌
临沂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刘桂强主持开幕式
银雀山汉简1972年出土以来一直保存在山东省博物馆,首次回到临沂展出
回临沂展出的部分汉简原件
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晓彬在致辞中指出,临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兵学文化、东夷文化、书法文化、孝悌文化互相交织,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兵学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将其作为文化强市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入挖掘兵学文化资源内涵,建设好、利用好“银雀山兵学论坛”平台,努力把临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兵学研究高地。临沂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开幕式上分别向与会者赠送书籍《临沂文化符号》和《银雀山孙膑兵法》;山东孙子研究会会长王行惠与临沂市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苏飞为“山东孙子研究会银雀山兵学研究交流基地”揭牌。临沂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刘桂强主持开幕式。
本届论坛主题为“传承弘扬银雀山兵学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山东省委原常委、山东省军区原政委南兵军将军,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海萍大校,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庆,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原济南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路秀儒大校,山东博物馆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于芹等11位学者作了交流发言。专家学者们交流互鉴,共话兵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研究利用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本届论坛的亮点:
一是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回家”。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在第十一届银雀山兵学论坛召开之际,银雀山汉墓竹简原简20枚(含《孙子兵法》6枚、《孙膑兵法》6枚、《六韬》2枚、《尉缭子》2枚、《晏子》2枚、《守法》《守令》2枚),已于25日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与观众见面,陈列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汉墓遗址厅。1972年,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在临沂银雀山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孙武、孙膑其人有无、其书真伪”的千古之谜,轰动海内外。银雀山汉墓先后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孙子兵法》竹简入选“九大镇国之宝”。这也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是代表临沂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之一。竹简出土后国家文物局非常重视,组织专家开展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整理后一直保存于山东博物馆。这是自1972年4月竹简出土以来,首次回到临沂展出。
二是《银雀山孙膑兵法》首发。《银雀山孙膑兵法》由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临沂市博物馆组织编撰,以《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为底本,吸收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深化、优化部分内容,有竹简原文、译文、英文、字帖、摹本等内容,为各类专家学者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
三是“山东孙子研究会银雀山兵学研究交流基地”揭牌。为进一步加强兵学文化研究,打造高水平学术平台,山东孙子研究会作为著名兵学研究权威机构,将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挂牌为“银雀山兵学研究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举行。至此,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被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等多家研究机构、高校等确定为教学、教研基地。
银雀山兵学论坛旨在推动兵学文化事业发展,从而发挥兵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自2013年始,临沂市每年举办银雀山兵学文化论坛,至本届已连续举办11届。银雀山兵学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将有力推动临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