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说兵家:为什么在国内《三十六计》比《孙子兵法》更有“知名度”?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10/30 浏览:238

《三十六计》在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果提起《孙子兵法》,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三十六计》,甚至有不少没读过《孙子兵法》的人,误以为《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

其实,《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虽然都是古代兵学典籍,也有一些学者把它们合在一起注释,但二者既不是连体姐妹,也不是孪生兄弟。它们的区别,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相互关系上,《孙子兵法》是兵学宗祖,而《三十六计》是承继后生;二是在谋略层级上,《孙子兵法》侧重于,而《三十六计》侧重于;三是在成书年代与作者上,《孙子兵法》早已明确并无任何争议,而《三十六计》尚无定论;四是在传承运用上,《孙子兵法》被官方列为军事教科书,而《三十六计》主要在民间流传。

总起来看,《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要比《三十六计》高得多。那么,在国内为什么《三十六计》要比《孙子兵法》的知名度高呢?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三十六计》是对古代百家智慧撷取融合的产物。虽然《三十六计》成书年代与作者待考,但一般认为成型于明清之际,它不仅采撷了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学智慧精华,而且吸纳了历代战争的实践经验,还渗透了道家以柔克刚、易家阴阳变易思想,特别是主张通过智谋来转变力量劣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

其二,《三十六计》通俗易懂,凝练易记。《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理解把握起来有较大难度。而《三十六计》全书按战局进程分为六套计策,每套六计,形成从优势到劣势、从进攻到退守的完整策略体系。这三十六条计策,多用成语表述,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形象直观,普通民众一看就懂、一记就牢。

其三,《三十六计》更接地气,实用性强。它的条条计策不仅是用兵谋略,而且是世间竞争和处理人际关系可以拿来即用的秘诀,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其视为人生中既要用、还要防的智慧信条。如果说《孙子兵法》是阳春白雪,那么《三十六计》就是下里巴人,后者更适合广大民众的口味,更容易被广泛接受。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