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说历史:可笑的“百步”嘲笑“五十步”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9/5 浏览:310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视修史,曾有著名的论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组织编写《晋书》,并亲自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两篇帝纪和陆机、王羲之两篇传记撰写了论赞。

唐太宗在评论宣帝司马懿的御撰中说,魏文帝在位时,司马懿的权势已经很重,魏文帝出征,把京都许昌委托给他,这如同楚汉时刘邦把汉中委托给萧何一样,委托司马懿照顾崇华宫太后,比汉朝时对霍光更为信任。这时如果他尽忠尽力,可和古代的伊尹、傅说比美。魏明帝临死之前,又把他当做国家的栋梁。他前后受遗命辅佐两代少主,成为三朝重臣。他既然接受遗命,并不舍生忘死报答顾命之恩。皇帝在外,京城内动起刀枪,逝世的皇帝陵墓之土未干,便以争权夺利互相屠杀,难道这是正直臣子的作为吗?这恐怕不是臣子尽忠之道吧!因此,晋明帝得知司马懿的作为,伤心地掩上脸面,为先辈的欺诈成功而羞耻;后赵皇帝石勒曾讥笑曹操、司马懿这样的奸臣贼子竟成就了帝业。古人曾说:和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虽然当时隐瞒了罪恶,结果被后人所唾骂……

然而,当唐太宗极尽嘲笑司马懿之能事的时候,也许他真的忘了他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说实在的,当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杀光两门诸子,威逼刚刚率领儿子们打下天下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把皇位禅让于己,这在几千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无论作为人臣、人子,这种忤逆行为,从道义上讲都远比司马懿严重得多。怎奈,晋朝的祸乱、唐朝的盛世,放大了司马懿丑陋的一面,掩盖了李世民不光彩的一面。但德是德、才是才,功是功、过是过,什么时候都混淆不得。

话又说回来,汉朝后正是司马家再次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而八王之乱及后来的五胡乱华,也不能与司马懿划等号。天下不是毁在司马懿手里,而是毁在弑魏君、自称帝的司马炎,以及他所选定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手里。而当初司马懿发动高平政变也是出于无奈,从很大程度上是被曹爽跋扈朝政与持续打压所逼。
李世民以正人君子、道德教师爷的口气嘲讽司马懿,意在教导他的臣子们要守好臣道,但他没有意识到他的一席御言,恰恰是对自己武力夺位的最大嘲讽。这不由让人想起了一个世人皆知的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而对李世民与司马懿来说,还指不定谁是五十步、谁是百步呢!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透过百步嘲笑五十步的历史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要做到正视自己是多么的难呀!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