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解三国:姜维:“亮规维随”徒伤悲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9/1 浏览:369

姜维是诸葛亮生前重点培养并寄予厚望的蜀国将领。当时,马谡在街亭吃了败仗,诸葛亮攻克西县,遇上走投无路、从魏国前来投奔诸葛亮的姜维。求才心切的诸葛亮,一眼就看中了他。诸葛亮任命姜维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封为当阳亭侯。

诸葛亮在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的信中说:姜伯约(姜维)忠于职守,勤于政事,考虑事情精细周密,我考察他的才能,永南、季常等人都比不上他。这个人,是凉州的上等人士。又说:让他先教中虎步兵士五六千人。姜伯约对于军事很敏锐,有胆有义,兵士的心意也有所了解。这个人一心忠于汉室,而且别人的才识都不如他,等他结束这次军事教练以后,应该让他进谒宫中,朝见主上。后来,姜维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领各军,晋平襄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屯驻汉中。蒋琬晋升为大司马,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偏军西入敌境。延熙六年,晋升为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延熙十年升迁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同管尚书台事务。

姜维自认为熟悉凉州民情,对自己的文武才能又很自负,想招抚那里的羌、胡人为羽翼,认为可以割断陇西为蜀汉所有,经常想出兵,费祎则限制不同意,给他的兵马不过万人。

延熙十六年,费祎去世。这一年夏天,姜维带领数万人马出石营,进围南安郡,曹魏援军解围,姜维因为粮尽退兵。第二年,姜维再次出兵陇西,小有斩获。

延熙十八年出兵狄道县,大败曹魏雍州刺史王经,杀敌数万,将王经包围,曹魏进兵解围,姜维撤兵后退。

延熙十九年,姜维又整顿部署兵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师。由于胡济没到,姜维被曹魏大将邓艾大败,士兵星散流离,死亡很多。部下因此产生怨恨,而陇山以西也骚动不安。姜维被降为后将军,仍代理大将军职务。

延熙二十年,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发动叛乱,魏国征调关中的军队东下平叛。姜维想乘虚进军秦川,又率数万出兵骆谷,直接到达沈岭。魏国大将军司马望、邓艾在渭水边坚守,与蜀军对峙不战。景耀元年,姜维听说诸葛诞兵败,就返回成都。

景耀五年,姜维带领兵士从汉城、侯和出发,被邓艾打败。

姜维原本来自敌国,加之长年在外,连年征战,又没建立什么功业,在蜀汉缺乏根基。而宦官黄皓之流在朝廷玩弄权柄,右大将军阎宇又与黄皓沆瀣一气,黄皓暗中想要废除姜维而扶持阎宇。姜维对他们心存疑虑,非常担忧害怕,干脆不再返回成都。

景耀六年,魏将邓艾在绵竹打败诸葛瞻,刘禅投降,姜维被迫放下武器。魏将钟会优待姜维,拉姜维一起叛魏。结果魏军将士愤怒,杀了钟会和姜维,一同被杀的还有姜维的妻子儿女。

看看姜维的经历,他似乎就是为北伐而生呀!

然而,《孙子兵法作战篇》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又曰: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可以看出,即使在古代,战争也是一种让国家和百姓难以承受的高消费活动,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轻易发动战端的。然而,蜀汉自诸葛亮到姜维,把战争当成了一种家常便饭和常态。特别是姜维,因袭诸葛孔明,更为了自己的功名,穷兵黩武,绑架了整个国家,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正如陈寿在《三国志》中所言: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弄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军队也好,将军也罢,皆因战争而生,但和平并非他们的坟墓。换言之,无论是军队还是将军,其存在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进行战争、战胜敌人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震慑敌人、防止战争上。

好战必亡!蜀国的命运为这句古训作了生动注脚。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