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说历史:《孙子兵法》究竟写于齐国,还是著于吴国?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8/23 浏览:606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乃春秋末期齐国人。对于这一点,基本没有疑义;而《孙子兵法》究竟是孙武在齐国撰写的,还是写于吴国,则说法不一。

吴国说的依据是,《孙子兵法》里有明显的吴文化特征和吴楚交战的痕迹。然而,仅凭这些就断定《孙子兵法》写于吴国,未免有些难以服人。因为,作为百代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其形成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孙子兵法》中的吴文化元素,完全可以在后来充实和镶嵌进去;而吴楚战争的有些启示能够体现在《孙子兵法》之中,就证明了《孙子兵法》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吴楚之战后孙武选择归隐,则为《孙子兵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时空支撑。

那么,齐国说有充分的依据吗?

毋容置疑,孙武离齐奔吴前,既无智名也无勇功,他能够得到伍子胥的赏识并被其义无反顾地推荐给吴王阖闾,凭的是手中的兵法十三篇。而这十三篇,是孙武从齐国带到吴国的,还是孙武到吴国之后、在见到伍子胥之前这个期间撰写的呢?应该说,这两种可能性都有,但到了吴国搞急就章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如此精深的兵书,短时间内是写不出来的。从这一点上来看,十三篇大概率是孙武从齐国带到吴国的,并在见伍子胥之前做了新的修改与完善。

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在《陈忌问垒》篇中有这么一段话:()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曰智孙氏之道者,必合于天地。孙氏者……”。由于简文残缺和无法辨认的原因,难以直接认定明之吴越,言之于齐指的对象。这难道说的是《孙膑兵法》吗?应该不是。

孙膑是战国中期的著名军事家,主要活动于公元前380至公元前320年间,其军事思想及实战成就对齐国崛起产生重要影响。战国中期,有影响力的地区不是吴越,而是战国七雄,如果说《孙膑兵法》明于齐国则无可争辩,如果说《孙膑兵法》明于其他六国也有说服力,而独说《孙膑兵法》明于吴越明显是弃本言末,不太符合逻辑。再者,孙膑的军事活动与吴越没有多少联系(至少没有任何确切的史料记载),如果把《孙膑兵法》与明于吴越挂起钩来,也有些勉强,甚至属以讹传讹。而历史上真正明于吴越的,则是《孙子兵法》。那么,与明于吴越,言之于齐的说法高度契合的,无疑是写于齐国、闪光于吴国的《孙子兵法》。

与这种看法相佐证的是,《孙膑兵法》通篇表述中,每提到孙膑一律称为孙子,而此段中的孙氏之道,没有称之为孙子之道,显然指的不是《孙膑兵法》,而是一脉相承的孙氏一族用兵之道孙氏一族在历史上立起孙氏之道的,则首推孙武的用兵之道,也就是《孙子兵法》。可以说,《孙膑兵法》在这段话中所言的孙氏之道,并不是指《孙膑兵法》本身,而是专指《孙子兵法》。出现这段文字,孙膑或者修订者的用意是要强调《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的一脉相承性。

综上可见,《孙子兵法》应该是:构思和撰写于齐国,显威和显名于吴国,充实和完善于吴越。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