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解三国:曹操为什么“能”?一一“武攻文备”,战力加倍!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8/15 浏览:470

建安七年(202)正月,曹操率军到达谯县,下令说:我兴起义军,为天下扫除暴乱。故乡的人民,死得几乎都没有了,在境内行走一天,见不到一个认识的人,这使我悲痛伤心。现在我下令,自我兴起义军以来,将士们断绝了后代的,可以寻找将士的亲戚来继承其后,并授给田地,国家给予耕牛,设立学校请老师来教这些人。替活着的人修立祠庙,使这些人能祭祀先人,如果死者有灵魂,我百年之后还有什么遗憾呢!于是到了浚仪县,修治睢阳渠,派人用牛、羊、猪三牲的礼仪祭祀桥玄。然后又领兵前往官渡。

这年七月,曹操下令说:自从国家动乱以来,已经十五年了,年轻人没有见过仁义礼让的好风气,我很担心。现在下令各郡国都要开办文化学业,有五百户以上的县设置校官,选择乡中杰出的青年加以教诲,这样大概能让先王的大道不至于废绝,而对天下一定有好处。

建安十四年(209),曹操下令说:近年来,军队多次出征,有时还遇上瘟疫,兵士死亡不能回家,妻子失去丈夫,百姓流离失所,有仁爱之心的人难道喜欢这样吗?这是不得已啊。现命令死者家中没有产业不能维生的,官府不得停发口粮,地方长官要加以抚恤慰问,以称我的心意。

从《三国志》这些记载来看,曹操不仅武攻犀利,而且文备了得,言语之诚恳、情意之深切、恤民之体贴、仁德之尊崇,实在让那个时代的诸多英雄们相形见绌。

《孙子兵法行军篇》曰: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其基本含义是在军队治理上要恩威兼施,严慈相济。这里的是指教化,指的是军法军规、严密纪律、严刑重罚。孙子认为,在治军问题上,文、武二者不可偏废。

曹操把孙子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拓展应用于争雄逐霸之中,对外强武攻,对内重文备。通过文备,巧妙化解兵凶战危的消极影响,积极争取民心、凝聚民意、聚合民力,为武攻提供强大的支持。一手抓武攻,一手抓文备,这是曹操对孙子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与创新性发展,不愧为世人称道的孙子通,而曹操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拔得头筹,也就不足为奇了。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