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说古也论今:经得起骂,走遍天下都不怕!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8/9 浏览:454

在新媒体时代,个人发表意见的环境相对宽松与自由。于是乎,新媒体人因发表一孔之见而遭受冷嘲热讽甚至人身攻击的现象也变得司空见惯起来。所以,本人在谋划创办新媒体时,就有好友提醒:要有挨骂的心理准备

当初,自己并不以为然,心想个人有理有据发表意见,又不是胡说八道,别人为什么要骂你呢?然而,等到新媒体运作起来,没想到,责骂之声真的来了!特别是对一些国际热点敏感问题,有时一些看法发表出去,赞成者、反对者都大有人在,而反对者中温和型的有之,激进型的也不乏其人,而其言语之尖刻、之粗鲁,往往让人很难接受。有时为了躲避,干脆关了评论区,但有些人又通过私信来纠缠你,让人真的苦不堪言。

那么,该如何对待别人的责骂呢?最近读到一篇《圣相挨骂》的文章,就很受启迪。文章说,北宋名相李沆有圣相之美誉,却在京城街头遭一布衣书生责难。

那天下朝路上,一个狂妄的青年直指李沆位居宰辅却行事保守,甚至激愤质问:若不能为百姓谋福,何不辞官让贤?侍卫忍无可忍欲驱赶书生,但被李沆一把拦住,任由对方将满腹愤懑倾泻殆尽。对书生这般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操作,李沆并不在意,也没有追究,回到家中该吃吃该喝喝,就像这件事没有发生一样。
多年之后,书生高中进士也当了官,这才体会到圣相的不容易,想起当年之事自感惭愧,特来请罪。李沆扶起他笑道:我从来没把那事放在心上。

对别人的责骂,李沆能够不放在心上,无疑他的心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然而,书生的责难,既没有夺李沆之气,让他怒而兴师问罪;也没有夺李沆之心,让他对自己的施政风格产生怀疑、动摇信心,却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实际上,在这个文化多元、思想多元、观念多元的时代,每个人的意见不一定都正确,但都有各自的视角与理由,多数都值得尊重与理解,只是对意见的表达有温文尔雅与粗俗刺耳之别。一个人既然无法改变别人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言语,那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态摆正了,就会在别人的责骂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就会把别人的责骂变成鞭策自己前行的力量,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