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孙膑兵法》:擒庞涓,莫忽略了计外之功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7/29 浏览:225
《孙膑兵法》首篇《禽(擒)庞涓》,讲述了田忌采纳孙膑“围魏救赵”的计谋,巧妙擒获庞涓的战例。
该篇说的是,魏国国君魏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命将军庞涓率兵八万到达茬丘。齐国国君齐威王得到军报后,派将军田忌领兵八万,抵达齐魏边境准备迎敌。
庞涓攻打卫国。田忌想带兵直接援救卫国,孙膑却建议田忌率军南下进攻平陵。平陵很难攻取,并且进攻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运粮通道将会被切断。孙膑在此用兵,意在展现不懂用兵作战之道的假象,以迷惑庞涓。
齐军到达平陵后,孙膑建议田忌派出最不懂作战的齐城、高唐的二位都大夫,率军攻打平陵,两位大夫率领的部队很可能会被彻底击败,而齐军主力部队不要出动。果然不出孙膑的预料,齐城、高唐二大夫的部队非但没有攻取平陵,而且在进攻平陵的路上,遭到魏国两支驻军的夹击而大败。
这时田忌召见孙膑,问道:“我军没攻下平陵,还失去了齐城、高唐二位大夫,下一步该怎么办?”孙膑说:“请派遣轻装战车迅速往西直捣魏国都城大梁城郊,激怒魏国。同时,分出少量士卒分散行动,显示我军兵力薄弱,以麻痹敌人。”于是,田忌按孙膑的计谋作了安排。庞涓果然麻痹轻敌,丢下辎重车辆,昼夜兼程回援大梁。孙膑抓住战机,将主力部队带至庞涓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出其不意,猛烈出击,大破魏军,擒获庞涓。
齐军桂陵破魏军、擒庞涓、救邯郸,展现了孙膑高超的谋略水平。所以,《禽庞涓》篇尾有曰:“孙子之所以为者尽矣。”意思是说,孙膑的用兵计策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然而,再好的计谋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也是难以落地并转化为战绩与胜果的。齐军擒庞涓的成功,既得益于“围魏救赵”计谋本身的智慧,也得益于双英的绝配,即:田忌“不系”,孙膑“不宾”。
所谓田忌不“系”,就是大将田忌对孙膑百分之百的信任,百分之百的放手,即使让齐城、高唐二大夫及其率领的军队当牺牲品,他也丝毫不束缚孙膑的手脚。这正应了《孙子兵法●谋攻篇》的思想:“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所谓孙膑不“宾”,就是孙膑始终坚持以我为主,敞开大脑“无拘无束”思维,放开手脚“随心所欲”用兵,不怕承担任何责任。这正应了《孙子兵法●地形篇》的思想:“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