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兵学双创

老路谈兵法-解三国:“好谋”的打不过“纳谋”的

山东孙子研究会 2025/7/24 浏览:295

袁绍、刘表都是东汉末年响当当的一方霸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好谋:不仅麾下谋士多多,而且自己好于谋略”“喜于心计。或许正是自感谋高略深,往往对谋士们的谏谋不以为然,动辄持轻视、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劝说袁绍: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他的部队虽少,却不能低估他,不如跟他作持久战的打算。将军现在据有险固的山河,拥有四州众多的兵卒,对外结交各地英雄,对内修明农事战备;然后挑选军队中最精锐的,分别组成奇诡莫测的部伍,乘着对方出现的空隙出兵,扰击黄河以南的地区,他要救右边,我们就袭击他的左边,他想救左边,我们就袭击他的右边,使敌人疲于奔命,他辖区内的人民也不得安居乐业。这样,我们还没有消耗力气,而对方疲困不堪,不需要等到两年,就可以轻易地战胜他们。现在舍弃坐在庙堂内策划便可稳操胜算的谋略,而以一次战役来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那就后悔莫及了。

这妥妥一个当年孙武在吴国为将时,被吴王阖闾采纳的扰楚疲楚战略的翻版啊!

然而,袁绍不肯采纳。田丰恳切力谏,袁绍大怒,认为他在涣散军心,而把他囚禁起来。袁绍被曹操打败后,不仅不悔恨自己没纳田丰之谏,反而怕田丰嘲笑,竟然把他杀了。

曹操与袁绍的军队在官渡对峙,袁绍派人向刘表求援。刘表答应了袁绍的要求,却没有去袭击曹操的后方。他也不帮助曹操,想保全长江汉水一带地区,观望天下局势的变化。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劝刘表说:现在豪杰相争,袁绍、曹操两雄相持,天下的重心在于将军。如果您想有所作为,可以乘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起兵;如果没有那个意思,就应当选择所应归附的对象。怎么能拥兵十万,坐观成败呢?遇到贤能的人而不能相助,答应别人的事又不去做,双方的怨恨都会集中到您身上,您恐怕不能中立了。凭借曹操的雄才大略,天下贤才俊杰又都愿意归附于他,势必战胜袁绍,不如率荆州归附曹操,曹操一定感激将军,将军就可以长期享受富贵的生活,并传给后代,这是万全之策。刘表的大将蒯越也劝刘表这样做,刘表犹豫不决,从而失去最佳机会。

曹操的治军御人风格与袁绍、刘表明显不同。曹操非常信任谋士,腹中纵有奇谋大略,也很少早早抛出底案,而是博听广采,觉得谁的意见高明就按谁的办,从不跟幕僚们争风吃醋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曹操知错认错、有错即改。刘备随曹操在许昌期间,程昱曾劝曹操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曹操认为现在正是招纳英雄的时候,为杀一个人而失去天下人心,不可为。

后来,程昱、郭嘉听说曹操派刘备去徐州截击袁术,力劝曹操不可放刘备走。这时,曹操才恍然大悟,马上派人去追赶刘备,但没有追上。过了段时间,曹操得知刘备与董承等人的反叛阴谋有染,更觉刘备之威胁,便亲自率兵东征刘备。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其核心思想就是,君王要充分信任手下将领和谋士,多放手、少干预,强纳谋、弱己见。毕竟一人之谋,难抵众人之虑。从这种意义上就不难理解,好谋的袁绍、刘表为什么打不过善于纳谋的曹操了。

初审:周淑萍  复审:王立  终审:孟斌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