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时讯要闻

神舟十六号返航!

新华社 2023/11/5 浏览:974

20231026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神州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会师空间站

神舟十六号的三位航天员,在外太空滞留了5个月之久,景海鹏是三次登上过太空的老航天员,此前的神舟七号、九号和十一号3次载人航天任务,都有他的身影。而另外两名宇航员朱杨柱和桂海潮,虽然是新人,在景海鹏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任务。1031日三位航天员平安归来。

返回舱从30万米高空穿越大气层,下降速度高达每小时720千米,摩擦生热,底部温度最高可达2000摄氏度。

  从地面专业设备可以看到返回舱下落的过程,机舱就如一个大火球一样从天而降。

如何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我们有极为先进的隔热层,可以将外表温度与内部隔开,让里面的航天员不受到任何的影响。但除了机舱外温,机舱高速坠落也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科学家们为宇航员准备了三重保障。

一是减速降落伞,当返回舱距地20千米的高度时,机舱便依次打开一大一小两个降落伞。先使用小降落伞,缓慢降速。当机舱坠落速度降低至80米每秒时,大降落伞打开,会让机舱的速度减少十倍,达到8米每秒的降落速度,这会让机舱内的航天员感受到很强的下压力。所以大降落伞打开的一瞬间,也是航天员整个下落过程中最难受的时刻。

二是反推火箭,机舱底部装有反向助推器,当机舱马上就要落地的前一刻,助推器会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所以看起来就像是机舱落地时爆炸了一样,大幅降低机舱落地的瞬时速度。

三是弹簧座椅,座椅中为航天员量身定做的弹簧可以保障宇航员不会被强力所伤害。

出仓航天员他们面部略有浮肿,这是因为没有引力的外太空,血液会平均分布在全身,脸部充血量变多。那种感觉就像是长时间倒立之后,血液堆积在面部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伴随着他们整个航天任务。此前的两位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她们从外太空回来之后同样面部浮肿,看起来就像长胖了一样。

航天员出仓的时候完全无法下地行走,必须用担架抬着走,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太空带来的一种身体伤害。宇航员在太空中待了数月,逐渐习惯了没有引力的生活,他们完全不能用脚来移动,而是用手扒着借力的东西飘过去。这就导致腿部肌肉长时间不使用,肌肉和骨骼均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和萎缩,所以回到地球后他们根本无法迅速适应引力,无法自己走路。

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第17次载人航天飞船,无一例外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为国家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甘愿牺牲自我的宇航员。

宇航员是最伟大的职业之一,同时也是付出最多的职业之一。

转载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或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回复并处理。  
©2025 版权所有 兵道网|山东孙子研究会
邮箱:sunziyanjiuhui@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英雄山路38号 电话:0531-82660052
鲁ICP备16031144号
首页 TOP 研情纵览